×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温度广度深度厚度浙江省年月历史选考卷第题赏

在浙江省2020年1月历史选考卷中,第28题显得卓尔不群,令人耳目一新。与以往的选考试题比较,笔者深切体会到这道题目是命题者集多年之功、厚积薄发的精心构思之作。其优点和创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照生命 触摸历史的温度

历史学的本质是人学,是时空坐标中对生命的永恒关照。第28题借历史人物的言论或行为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历史长河中人的灵动与创造。命题者对历史中的人始终报同情之理解。其首先聚焦的是历史中杰出人物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凸现时代和人的交互作用。材料一康熙帝《御制耕织图》序中的“朕(康熙帝)早夜勤毖(劳),研求治理,念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尝读《豳风》《无逸》诸篇,其言稼穑蚕桑,纤悉具备”等句使康熙帝勤政爱民、忧劳兴国的杰出帝王形象跃然于纸上。材料二显现出《补农书》《清经世文编》所怀有的济世安民、治国安邦之心。第(3)问中“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到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土地赋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则揭示出上医医国(最好的医生是来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病态)的优秀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先进人物身上的传承。然后试题眼光朝下,把问题的焦点放在了当时的普通人——农民的身上,折射出在重农的近古社会中农民的不幸遭遇。试题在考查知识点的同时,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优秀人物的精神画卷和普通民众的悲叹之曲。

此外,命题者对考生也颇具人文关怀。正如有命题者曾提及的,“要在寒冷的冬季,让广大考生做一张有温度的试卷”。第28题以国家、社会治理为主题切入,考查的知识点从古代的治国原则——重农到清代的经济现象——土地兼并,再到解决土地赋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最后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柱石——宗族。考查的知识点教材中都有出处,使考生作答时都有所依托。这较为充分地体现出命题者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和对学情的深切关注。同时,试题选材精当、权威。三则材料和开放性题目的第一个讨论分别出自或摘编自《御制耕织图》序、《补农书》《清经世文编》《中国文化六讲》和《乡土中国》等原始文献与专业著作。文字材料延续保持了简洁明了的特点,能减轻学生阅读的负担,从而增加了思考作答的时间。同时该题在设问上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基础弱的学生和水平高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分数。试题以“读史本为求识,对过程的关注,有助于辨识社会历史的变迁”作为导读词,既能给考生的答题提供思考方向,也隐性揭示了命题者的立意。意在引领学生把事件放到整个宏观发展的线索中来考虑,放到历史的长时段中来考查,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考查。拳拳之心、殷殷之意全寄于题中。第(1)小题要求学生“用一句话归纳为后世遵循的‘近古’的治国原则。从‘研求治理’‘天下国家’的角度,总结概括康熙帝思想主张的积极意义”,答案出自教科书的表述,重点考查了考生解读和获取信息并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重落实基础,但并非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进行提炼和概括。第(2)小题要求学生“指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扼要分析说明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可以与前一小题进行承接,并为后一小题的设置埋下伏笔,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问题。第(3)小题提供了两种观点:①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对乡土中国的观察中,基于“社会原因所产生的不均”,提出了“反抗线”的认识。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到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土地赋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②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家族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柱石”。试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为例,指出家族聚落的中心所在,并加以实证列举,简述其所宣示的文化思想及其观念。该小题要求考生从中选择其一并说明理由,这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情境,以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观点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这一小题也体现出命题人对国家社会治理、和谐社会构建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长效热点的关注,冷静且不追风,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二、贯通知识 倡导教学的广度

该题整合贯通了必修与必修、必修与选修、选修与选修之间的历史联系,注重对考生进行知识的调用、内化与能力的深度考查。该题从社会治理的立意角度切入,整合必修一的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必修二的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土地制度,选修四的康熙、孔子、孙中山等历史人物,选修六模块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试题设计以立国之本为楔子,系统梳理孔子、孙中山、中国共产党人对土地制度和赋税问题的思考实践,纵横贯通必修与必修、必修与选修主干知识。与往年选考试题以阶段特征切入考查中国史或以国别史切入考查世界史的模式相比,该试题的设计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该题要求考生从大历史观的宏大视野出发,深化对土地问题解决过程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政府执政之本和国家发展文化之基的历史理解。时间上要求打通古代与近现代,不仅要求考生明确时间序列,即历史的事实关系,同时还要关乎来龙去脉,即历史的逻辑关系。此题还清晰地显现出命题者由专题史、阶段史命题到按历史逻辑命题的命题趋势,显示出大跨度、宽领域、高概括、深融合的特点。可见,本题对知识的活化运用和能力运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在倒逼广大教师由拼盘式的通史、国别史复习方式向更加注重逻辑和理解的主题式教学转变,理应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注意。

上一篇:职业院校线上学习活动导学单设计的三向维度
下一篇:没有了

Top